探勘結束後,大陸國家文物局資訊處工作人員趙化成認為,不主張發掘的主要原因是現在文物保護技術還沒過關,不如放在地下自
然保存。
小 靈 通
挖掘就是破壞
最難保護的是絲綢、壁畫、漆器,至於青銅器可能會好一些,但即使如此也會生銹。
秦始皇陵
有機物
的保存難度最高。趙化成舉例,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棺、帛畫至今仍做不到完全的保存如初,因此從某個角度看,「挖掘就是破壞。」
他說,秦陵史料記載中有「上具天文」,很可能就是壁畫,還可能有漆器、銅器等陪葬品。國家文物局目前一般不主動發掘,而是以「搶救性發掘」為主:「現在到處搞基建,搶救性發掘任務那麼重,有何必要發掘帝王陵寢?」
對於開挖技術,少數學者有不同看法,認為文物在地下長期存放,也未必保護得好,挖出來保護更好。對此趙化成說,有些東西現在看上去保護得可以,以後有啥變化誰也說不準,「例如噴保護膜,暫時是好了,長期來看卻有害。」
遺址首重保護
「技術不過關是世界性的問題,我們的文物保護技術和世界同步,例如兵馬俑保護就是和外國聯合一起做,而且對一些本土出土文物保護,我們還有獨到之處!」趙化成表示,國外文物大國如義大利和埃及,對大型遺址也採取保護第一的態度。
科技部信息處景貴飛也強調,此次勘探絕對不是發掘秦陵的前奏。談到與這次秦陵勘探相關的《秦始皇陵遺址公園規畫》,景貴飛說,這個公園雖然是對考古資源的一種開發,但是保護性的,先徵地然後才可以好好保護,且1997年國務院就已強調不發掘帝王陵寢。
大陸國家文物局和科技部等單位,最近共同探勘秦始皇陵,結論是「挖開就是毀滅」。國家文物局人員強調「此次勘探和發掘秦陵沒有任何關係」,且「近30到50年內,這個問題要放一放」,讓無數皇陵迷大失所望。
旺報【記者李鋅銅╱綜合報導】
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位皇帝嬴政(西元前259-前210年)的陵寢,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,現高51公尺,底邊周長1700多公尺。1974年被考古學家發現,是中國史上首座規模龐大、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,更是全球規模最大、結構最奇特、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。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秦陵封土下方是地宮,是秦始皇陵建築的中心,面積約18萬平方公尺,中心點深度約30公尺。秦丞相李斯是陵墓設計者,共徵集72萬人力,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80萬,幾乎相當於修建古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。(李鋅銅)
- 郵局保單借款額度 貸款一直貸不過該怎麼辦呢
- 南投借錢管道 貸款哪間銀行利率最低過件率高好貸
- 彰化銀行小額信貸 安全預借現金的方法
- 信用不良如何貸款 哪間銀行貸款比較好過件利率最低推薦
- 信用貸款試算 excel 哪裡借錢安全合法立刻放款呢
- 台南證件借錢 超快速過件銀行分享
- 屏東借錢 哪間銀行貸款最好過件現金立即快速撥款
- 郵局保單借款額度 貸款一直貸不過該怎麼辦呢
- 南投借錢管道 貸款哪間銀行利率最低過件率高好貸
- 彰化銀行小額信貸 安全預借現金的方法
- 信用不良如何貸款 哪間銀行貸款比較好過件利率最低推薦
- 信用貸款試算 excel 哪裡借錢安全合法立刻放款呢
- 台南證件借錢 超快速過件銀行分享
- 屏東借錢 哪間銀行貸款最好過件現金立即快速撥款
0DE787D75AB5FCD1